這學期修了一堂史地系開的自然災害與防教育...
是通識也是選修課, 老師是董德輝...
我對社教系地理相關課程的印象一直都很好
除了老師好課程內容不會太深奧以外
就是戶外教學這特色了
上次修社教系地理課是張政亮老師的
引申閱讀: 2007平溪線地理考察行
說來說去就是我很喜歡戶外教學啦
從幼稚園到大學都一樣...愛玩嘛~
還是趕緊來說這次出遊的內容吧...
既然課程是自然災害
老師為我們挑選的戶外教學地點想必也是跟自然災害有某種程度上的關聯的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
石岡水壩
小時候在台中長大
石岡水壩聽了好幾次
就是沒有實際走過
又或者是我曾經有去過只是我忘了
為什麼講自然自然災害會來參觀水壩呢?
又不是在講水資源利用bla bla bla...
大家可以來看下面的小地圖
其實石岡壩在921地震時有倒塌了一小部份
就是圖片上面九二一紀念地那邊
而我拍這張照片的位置是在地圖的下面
正常的情況是我們從地圖下面也就是石岡壩的入口進去
然後可以從壩頂走到921地震紀念區
這是正常的情況
不過這陣子卻剛好遇到壩頂施工封閉的工程
就是石岡壩正在抽換水閘門啦
所以壩頂封閉了
裡頭都是一些工程機具一般人是禁止進入的
從壩頂的另一頭看到的景象就是這樣
被擋住~
然後裡面有吊車啊工程車等等等的
其實也是適逢冬季河水量少
水壩才搶在這陣子換新的水閘門
從霸頂往下游拍大家可以看到幾乎沒什麼水了
中南部果真缺水頗嚴重
不過也就是河水變水少才能做這種工程不是?!
看看照片左邊藍藍的那些東西
淺藍色是舊的水閘門
下面比較深色的是新的水閘門
從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左邊那部份是已經換好的水閘門顏色比較深
中間偏右的是還沒換的部份
最右邊那三個閘門甚至都拆掉了還沒裝新的上去
得知沒辦法從霸頂前往另一頭的921紀念區後
我們上了車照地圖指示的方向繞了一圈過去
通常是可以直接走霸頂過去的...
到了九二一紀念區後
我發現這園區規劃得很用心
連地板的地磚都有字在上面
很特別喔
來到這裡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景象
水壩坍塌
政府選擇把它留下來作為九二一紀念和教育用途
我覺得這想法很棒
畢竟親眼所見真的很...有感覺~
這是另一個角度
可以看出水壩的兩個水門斷開來
而且就撐在那邊要倒要倒的樣子
這是從霸頂的角度看過去的樣子
就是前面塌掉都不見了
想想如果當時人在霸頂還亂恐怖的
幸好傷害不是很多
印象中要是翡翠水庫塌掉
台北市的後果可能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這是這次校外教學中所有公共系的人合照
有大四有大一
就是沒有大二大三...
大三要實習
大二應該還沒感受到系外選修課10學分的壓力
所以沒有人要修吧~
這是園區裡面的兩塊石頭
它把石頭弄成兩半然後分別在裡面寫上九二一地震發生的時間
和地震發生的地點還有規模和深度
我覺得還滿有創意的
因為我路過時真的有主動去看石頭裡頭的數字寫了些什麼
算是很吸睛的裝置藝術
後面還有另一塊石頭
不過上面沒有字
至於有什麼含意我就不知道了
看完這個園區後
我們就離開石岡水壩了
時間也差不多接近中午
我們就去吃飯了
吃完飯車子開了莫約40分鐘左右吧
我們到了南投霧峰
下一個目的地同樣跟地震有關
就是921地震教育園區
這個園區很特別
車子停在停車場後
我們要步行經過一個天橋才能到園區的所在地
而這天橋也很有設計感
天橋的地板上還有這個版子
旁逼還有刻一些刻度我沒有拍下來
我想它所要表達的應該是...震波的概念吧?!
過了天橋後我們就到921地震教育園區了
說穿了這裡就是以前的光復國小所在地
相信大家最有印象的就是課本上操場跑道因為地震隆起的那張照片吧
沒錯
這個園區就是那個跑道的所在地
政府保存了這個國小的遺址
然後蓋了這個地震教育園區
我個人覺得還滿有心的
接下去看了就知道~
這是園區的紙本簡介
不過園區裡頭的參觀方向原則上是以一條線的方式前進的
所以有沒有看簡介其實沒有差
因為也不會迷路阿什麼的
對了
這個園區是要收門票費的
起初我也覺得很瞎
都叫做教育園區了幹麻還要收門票費
不過走了一遭後
才發現收個幾十塊的門票費其實還滿便宜的
因為我初步估了一下如果很"用心"的逛完這整個園區
起碼也要花上兩到三個小時
以全票50元半票20元, 教學參訪免費
室內又有冷氣吹的情況來看
其實真的很划算!!
老師請園方安排了一個解說員蘇先生來為我們導覽
講是這樣講
其實導覽員的壓力還滿大的
畢竟身旁的就是學識淵博的地理專業教授
如果哪個部份講錯了不就大囧?!
這情況倒沒有發生
不過在下面這張圖片的地方
我們還是見識到了專業的和業餘的差別
這是園區裡頭解釋斷層的一個設施
就是車籠埔斷層的剖面圖
真的就是從操場這裡剖了一個面來做教學用
蘇先生講得口沫橫飛不過我們實在還是聽不太懂
正斷層, 逆斷層, 上盤, 下盤...等差別在哪
老師看不下去搶了麥克風開始從頭講解
我才發現原來師院體系的教授最強的就是在教學的這部份
老師真的把這個概念講得很清楚又很好懂
用很多比喻和動作來讓我們了解種種原理
我想這就是外人口中師範體系教授和一般教授最大的差別了
你雖然很懂但你不一定會講
但是他們學教育的
就是要有能耐把深奧的東西用很淺顯的話來講給國小的小朋友聽
這真的很厲害!!
(我間接承認我的地理知識退化得快要跟國小差不多了...)
久違了
這就是大家在課本上看到的隆起的跑道了
說實在真的很壯觀
斷層的活動從這剖面和跑道上一覽無疑
誰說戶外教學沒有用
這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當然這園區不是只有靠這兩個東西來唬唬人
裡頭還有各種模型來解說地震的原理還有成因和和相關知識
更有許多台灣地震的珍貴資料和照片
像下面這張
是不是很眼熟啊?!
這就是我們上午去的石岡水壩的照片
那時候石岡壩被九二一地震震垮了就是這景象
只是它現在把左邊那兩個水閘門隔開作為紀念園區了
水壩的閘門也在做抽換的工程
另一個這教育園區的大賣點就是這了
垮掉的教室!!!
這種傳統的教室大樓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看過
我小時候念過的國小也有幾間有跟這差不多
看到地震把校舍震垮成這樣
我真的覺得
台灣的建築技術真的越來越成熟了
從當初的鋼筋水泥
到現在的鋼骨建材
在台灣這個地震這麼頻繁的地方
大家房子居然可以蓋得這麼多這麼高
而且三不五時震來震去的
蓋房子的技術真的很棒不是嗎?!
這張照片是我拍的
震垮的校舍+兩個死GAY觀光客
還滿有梗的啊!!
這是從另一個角度拍的照片
大家可以看到校舍被震成什麼樣子
照片的最左邊是廁所
我們開玩笑的說萬一地震時有人在大便不就上到掉下來了
不過想當然是不可能的啦
有誰會在半夜一點多在學校大便呢?
照片雖然沒再拍了
不過這教育園區卻還沒有逛完
後面還有很多設施
例如立體舞台劇場
利用五台投影機投影在白紗上
配合真正的場景營造一種類似在看舞台劇的感覺
內容是在講災民地震後互助的溫情
這種表現的手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真的很特別
還有3D電影劇場
短短的幾分鐘的3D電影
讓大家體驗到較為科幻的地震發生
話說...
我還是第一次看3D電影呢
戴眼鏡的人要另外戴3D紙眼鏡真的不怎麼舒服
好在電影不是說很長...
後面走廊上還有很多文字和照片資料
再走下去還有許多消防設備的展示館
那些東西我之前曾經在實習時在台北市防災科學教育館看過
所以沒太有興趣
我想說的是
這個教育園區真的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可以逛
如果全家大小出遊沒地方去是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地方
一家四口門票加一加只要一百多塊
卻可以得到很多地震相關的知識
地點又在風景秀麗的南投霧峰
真的是個不錯的出遊選擇
最後我們礙於時間的有限
原本還要去參觀紙教堂的只好作罷
整趟行程從早上八點多台北出發
到晚上七點回到台北
我個人覺得還滿充實的啦
如果以一日遊來講
又可以跑到台中南投
又可以看這些"知識性"的東西
真的很值得
推薦給大家!!
留言列表